保鲜纸助力,北京地区鲜果首次出口非洲

继8月9日北京市首单260箱平谷大桃远销至新加坡后,9月10日100箱同款鲜桃再度出海,出口至非洲加纳共和国。这也是北京地区的新鲜水果首次出口非洲国家。

桃子送往新加坡途中需要6小时,而送往非洲加纳要换乘3次飞机,全程约5天,且中途转机时并没有冷藏设备,这对桃子的保鲜是很大的挑战。得益于早前出口新加坡的经验,此次同样用上了钨丝邦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保鲜纸,铺在包装盒里,可以把大桃保鲜期延长至少一倍。据介绍,一张桃盒那么大的保鲜纸,售价约为1元。还可以应用在鸡蛋、杨梅、草莓、樱桃等生鲜产品的保鲜上。

两次出口的鲜桃都来自平谷区峪口镇胡家营村天正源合作社。胡家营村建立了高标准加工车间和分拣中心,大桃摘下来先进冷链,再按糖度、大小分级包装。合作社负责人方户生说,“在新加坡,一个桃就卖到了50元(人民币),4天全售罄,客商又下了第二单。现在已有多家海外客户主动接洽,他们都盼着能赶在今年采收季结束前增加点订单。”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2025 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主题: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