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曾为国内肉制品龙头企业的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传出遭遇经营上的空前窘境。据此前雨润食品公布的2016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该集团实现收益约89.87亿港元,同期相比减少6.2%;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72亿港元,同比减少7.1%。
雨润食品隶属于雨润控股集团,雨润集团是一家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南京,员工总数近13万人,下属子(分)公司300多家,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除了雨润食品,雨润旗下还拥有中央商场一家上市公司。
雨润食品主要从事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业务。20多年前,其创始人、原董事长祝义财白手起家,并在2005年成功推动雨润食品在香港上市,使其一跃成为食品工业领域的龙头老大。然而从零到有的这20年,在近一年里就迅速从辉煌到衰落。
去年祝义财接受检察院调查,被监视居住,雨润也遭受了莫大的冲击。不仅业绩堪忧,雨润食品还面临巨额债务压力,据其公布的半年报显示,雨润食品还在承受着70多亿港元的债务压力。雨润集团的财务窘急由来已久,其实早在2015年就爆出债务危机。2016年5月,雨润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其全资附属公司南京雨润在5月13日未能如期偿还本金为10亿元的第二期中期票据,现已触发该集团若干新财务贷款的交叉违约条款,预计涉及本金总额约5亿元。雨润食品也有65.64亿港元的债务将于12个月内到期。
雨润食品并未在公告中说明亏损的具体原因,不能否认,肉类消费市场疲软、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升等多种原因导致大环境不景气,但其竞争对手双汇依然风生水起,这样的窘境更多的是自身的问题。雨润近年来多次爆出食品安全事件,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管理问题的欠缺,也不难解释营收的下滑。
另一方面雨润试图多元化发展,涉足地产、商业,副业也拖累了主业发展,导致雨润主业经营能力大不如前。早年雨润总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全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等诸多名义,拿到大量廉价土地,连同优厚的政府补贴。自2005年上市以来,雨润共获得政府补贴近40亿元,累计补贴额占累计净利润比例高达46.38%。但这种依靠低价收地和政府补贴的盈利模式本身就不具备可持续性,激进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了如今的财务困境。
眼下雨润食品资金链岌岌可危,没有更多的钱来顾及主业的发展。雨润食品也想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改变现状,但是70亿港币的债务压力很难寻到“接盘侠”,有业内人士表示雨润食品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
图片来源:yurun.com
©2016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