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中国果业产业模式如何创新?这场大会暗藏玄机!

2019年11月12日,由iFresh 亚果会邀请荷兰农民生产者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机构共同举办的欧洲农民合作组织机制大会与中国果业产业模式创新,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农业国际化也在高速发展。本次大会旨在探索中荷农业合作新道路,创新中国果业产业模式,促进中国果业产业国际化、集约化发展。现场,果业行业精英代表共聚一堂,通过实战案例分析,多角度解析中荷农民合作社创新机制与模式,共商中国果业产业模式创新发展大计。

本次大会的重要嘉宾: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秘书长
荷兰农民生产者协会Agriterra执行总裁——Cees van Rij(凯斯 范瑞)
中林丰沃副总经理,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木种子公司总经理助理,新发地农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国际商务师——陈金放
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 食品与生物研究院研究员——翟舒嘉
有量联合创始人——王文明
Compac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Regional Director – Asia and South Africa  Sales——James Flocchini
天下星农CEO——胡海卿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 “善品公社” 如何让诚信生产实现价值

刘文奎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善品公社”如何让诚信实现价值。

1989年成立的中国扶贫基金会,今年已到“而立之年”。基金会聚焦贫困的四大成因,开展实施教育项目、健康项目、健康扶贫项目、社区发展和产业扶贫项目、以及减灾扶贫、国际援助项目。三十年来,已在300多个县设立分支机构,累计为贫困农户放贷400多亿。

2000年左右,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探索,如何让一个乡村发展起来。我们从大凉山开始,一个村投入200多万,实施很多项目——搞基础设施、教育、帮农民增加收入,这个项目我们后来认为并不成功,因为没有建立农民可持续的发展能力、项目不可持续。

吸取这个教训要干两件事:第一是发展产业帮农民增加收入。第二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

2008年我们参与汶川地震建设、后来又到弥勒村,组建农民合作社,这两个项目全失败了。我们分析原因——虽然村民加入合作社形成了规模,但村里的能人没有加入合作社,管理水平带不起来,村民在合作社里没尽全力、没把这个项目当成自己的项目。再后来,我们种的食用菌项目也失败了、长毛兔的养殖项目也失败了,得到的教训是建合作社也不行,要让村里的能人跟农民一起发展。

接下来,我们到了玉树,跟村民说建合作社、产业项目,条件是把村里的能人选出来一起干,我们支持他建立一个运输队,合作社带领全体村民搞建材的运输。不到2年时间,我们投资将近300万的投入全收回来,开始给农民分红。到甘达村我们以合作社为基础、以能人带领,注入资金的方法让村庄持续发展,到雅安雪山村复制搞旅游产业扶贫。2014年,我们把合作社的模式带到飞水村,帮农民种植猕猴桃,都取得很好的成效。

乡村有很大潜力,外来机构往往包办,什么都替他干了,就不可能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最难的工作就是转变农民的观念,让农民形成合作,建立合作社,选出能人带领大家一块干。

经过15年的实践,我们走出一条帮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外部赋能;二是导入资源——一方面援助资金,另一方面方面导入市场主体。

在这样的模式下,产生了两个产业扶贫项目:一是做旅游扶贫的百美村宿项目——怎么把农民闲置的老房改造成漂亮的民宿,我想介绍另一个产品就是善品公社

它的起源在雅安名山县,当地盛产猕猴桃,农民只能在街边摆摊卖给来往的车辆,可能卖不掉、或者卖掉赚不到钱。当地农户找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卖猕猴桃,我们想这个太难了,我们不认识领导、不认识批发市场。后来我们跟阿里巴巴合作,开了个淘宝店,把村里生产的猕猴桃放淘宝店中,基金会投入流量请明星代言、发微博,请媒体宣传报道,结果仅仅一个礼拜就销售了37万的猕猴桃。

这件事给我们巨大的鼓舞,我们没想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居然可以通过电商的方式帮农民卖农产品,而且卖的价格还挺高。我们想推广到更多地方,为更多的农户带来收入,但是接下来我们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质量问题。在这次卖猕猴桃之后,我们看过一篇报道——报纸上印着一张图片,上面是猕猴桃,下面是个可乐瓶,报道说很多猕猴桃是泡膨大剂长大的。我们特别后怕,不知道我们的猕猴桃是否泡了膨大剂——如果我们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品牌也会受影响

农产品的质量如果解决不了,这件事我们肯定就不能做,农产品的质量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三聚氰氨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消费者对农产品非常不信任,很多人归罪到农民的头上,认为农民为了盈利不择手段,良心大大的坏。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就成了我们能不能通过电商帮农民销售产品增加收入的一个瓶颈。

农产品的问题怎么解决?当时讨论了很多方法,有人跟我们提了很多建议,说你们在农民的果园里装上摄像头,24小时监控,农民用什么药、什么化肥你们看得见,我们开始认为挺好、但是真正去调研的时候发现根本不靠谱——机器24小时可以运转,但还需要人监控,谁来监控?我们走访农户,农户说靠不住,“我们这老断电你们监控不好使”,我们觉得真正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应该从人心而不是技术出发,农民什么时候生产好的东西能够卖到好的价钱、赚到钱,这个时候才开始愿意生产好东西。

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我们深入研究发现,是市场的定价机制出了问题——农户的产品要到消费者的桌上要通过很多中间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利润,农民最没有话语权,所以农民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价格被压到最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增加增量,方法就是大量的用农药、用化肥、用膨大剂增加产量。另一个方法是降低成本、用农药、用除草剂,要让农民生产好的产品,消费者、市场一定给他公平合理的价值,这是我们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一定要突破三个瓶颈:第一是一定要突破农民单家独户生产模式、要规模化。第二是解决质量问题。第三生产出好产品没有市场机制认可背书,也只能低价卖,一样实现不了正循环。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怎么生产好产品,我们认为要干三件事情,第一个要让农民知道什么是好产品,告诉他们标准照着做。第二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怎么能够组织农民把好东西生产出来。第三生产出来好东西必须能卖上好的价格。这三关如果解决不了,农民的诚信生产不可能实现。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是什么?经过前面15年探索,我们通过合作社把农民合作起来——解决规模的问题;通过合作社赋能、制定标准——农民可以生产出来好产品;最后通过外部引入市场主体实现品牌化、背书——让农民的好东西卖上好的价钱,这就是我们对这个模型的设计。

善品公社就是这么诞生的,善品公社就是一个公益品牌,为那些按照我们标准生产、达到我们标准的农产品背书,实现三个价值:第一个解决农产品效率问题、第二解决农产品品质问题,第三形成品质价值,我们的使命是让诚信生产实现价值,农民生产的好东西卖上好的价钱。愿景是农民靠生产好东西就能赚到钱,不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弄虚作假,他们活得有尊严——农民有尊严就愿意生产好的东西,消费者就会得到健康的产品,这是我们的愿景。

2015年,善品公社团队建立,现在,我们在11个省、30个县建了48个产品合作社,累计覆盖的小农户有19000户,其中有2900多户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生鲜为主,服务粮食和果品。除了自己的团队建立合作社,为了加快模式推广,我们开展了新农人培训计划,把摸索的方法传授给更多潜在理事长,经过考核之后真正带领村民发展。基金会给资金支持农民回乡创业建立合作社,合作社也会纳入善品公社的产品基地。

接下来几年我们计划尽快覆盖100个县,推出100个农产品的品类,培养1000人新农人,把模式带到更多的地区。我们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渠道商、品牌商、零售商农业产业链的相关方一起加入我们,让产品实现价值。

  • 荷兰农业合作社运作模式 对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借鉴

 Cees van Rij



荷兰农民生产者协会Agriterra全球执行总裁 Cees van Rij:非常感谢,各位下午好。我叫Cees van Rij,来自于荷兰农民生产者协会,我们支持荷兰农民在全球的业务。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进一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荷兰果蔬行业、果蔬合作社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以及跟中国的关系。

我是个农民,我不知道在中国是怎样,在荷兰、在过去别人觉得农民是来自于乡下的,但是现在年轻的荷兰农民都感到非常的骄傲,他们为他们生产的东西、为他们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是为你们生产食物,你们的早餐、中餐、晚餐等等,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我们觉得农民是一个非常土的行业,现在已经是非常好的行业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Agriterra,我们由荷兰生产者协会以及组织、针对年轻农民的协会,然后在20年前他们决定要成立Agriterra共享支持和专业技能支持更好的农业发展,这也是合作社重要的原则共享知识,把知识和你同事以及和全球各地的农民分享经验知识,荷兰农协全球20个国家有开展工作,包括拉美、非洲、亚洲,我们非常骄傲的表示我们在中国,尤其是四川省有很好的业务发展。

我们有全球200多个合作社合作,帮助他们非常稳健的、可以盈利的、以农民为主导的合作社,包括有管理服务,为他们提供技术方面的需求,同时还有财务方面的管理等等,这里是我们的主要资产,我们不仅仅和本地合作,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在全球有很广泛的合作社网络,像荷兰我们是通过专业技能和知识提供合作,这些合作社跟农协一起合作,成为一个专业技能的门户,涵盖有奶制品、土豆、果蔬、财务金融等等,我们都有相关的知识和专家来应对相应的合作社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发展。

我们是农民,给农民提供的服务,为合作社提供服务等等。我们从2011年开始进入中国,现在已经有了22个项目,也进行了超过100次的专家服务等等。

关于我今天的主题,我们要说一下果蔬,大家都应该知道这幅梵高的画《食薯者》,他画的一家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他们吃土豆,我们今天的荷兰农民、荷兰社会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食品也非常安全,有各种不同的产品,是技术非常高行业。

今天我想给大家看这四个主题:我们在果蔬行业里面的位置、合作社的发展、我们成功的要素,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

荷兰果蔬行业的总产值是33亿欧元,每年果蔬总产值。我们行业有13万名工作人员,在荷兰世界贸易中,蔬菜出口是排名第一的,在新鲜水果出口方面是排名全球第四的,我们总共有11000家的公司,有10400公顷的生鲜果蔬的种植面积。

荷兰是个贸易国家,非常依赖于生鲜水果进口的107个国家,同时我们出口超过150个国家。在荷兰我们主要生产洋葱、西红柿、胡萝卜、黄瓜、梨子,我们生产新鲜的水果香蕉、橙子、苹果,有不同的组合,荷兰人喜欢来自其它国家的水果,我们出口很多自己的产品同时进口我们非常喜欢吃的东西。

果蔬产业链在荷兰的供应情况,我们有消费者、有生产、有种植、育种、批发、储藏、分拣、分级、初加工、分销,有一部分针对国内市场,有一部分针对海外市场,整个产业链包括有零售,给到零售商像是餐厅、商超等等,在荷兰现在大部分的权利都在零售商手上,这些是真正做出决定的人,真正设置价格。

营销合作社在荷兰生鲜果蔬市场有75%的占有率。它可以极大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销售的效率,提高物流环节的效率,这样农民可以真正实现非常专业化的生产,这里是刚才刘先生介绍的概念,就是合作社可以让农民真正的关注在生产上,这样生产效率更高、利润也更高,这个方法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90年代的时候,大概20年前就结束了,当时市场也发生了变化。

在90年代市场相对来讲非常封闭,但是现在我们市场是高度开放的,市场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激烈,全球化会带来更多的产品,我们更多采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简而言之,我们果蔬合作社经过重组以及改造重新获得了新生,重组和改造竞争力都获得了增强,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好的规模效益,1996年到现在,他们更多因为市场机制携手配合,按照市场的机制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与实体的零售商包括连锁超市机构签合同,这是另外一个变化。


再分析一下荷兰果蔬合作社成功的要素,在荷兰果蔬合作社有好的治理、制度——我们建立更加创新的组织制度,除了管理层之外我们必须跟农民非常好的协作和配合,这是保证果蔬合作社成功的基础,我们做集成不仅仅是水平化的集成,我们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调整策略,按照市场变化积极谋求产业链的地位,每一个产业链的相关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市场发展要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更好的定位,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避免无力的价格竞争。

第三个成功经验是农户的会员体系,整个合作社体系之下,农民基本都是非常一致的,为了加入这个合作社农民具备同样的特质,我们通过合理协作才能把这个组织变得强大,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合作组织的制度设计理念。

我们有非常明确的章程,在荷兰我们的果蔬合作社都有着非常详细的条例,我们有成员代表会以及成员大会,他们会负责招募和管理,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非常现代的方法,他们两者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分立制度,两者之间也是分离的。

简单来讲,我们要在农民和管理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必须有自己各自专长的领域,这是我们在荷兰很多果蔬合作社采用的管理概念,随着产业链的集成,我们必须要在市场上奠定自己的成本、领导力,在成本上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除此之外也不需要生产过量的产品,并且实现高效的生产,成本的领先策略非常重要。

接下来还有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兼并的形式实现市场的扩张,换句话说我们要有差异化的策略和产品,产品的组合要与众不同,也希望要不断的构建自己长期的品牌形象,也可以开发新的特殊产品,在生产市场我们必须提供更加差异化的产品,但是一个公司的管理战略还是完全不变的,尽管策略可以发生调整,但是我们的组织形式还是与之前大同小异。

这是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核心信息,基于上述的介绍以及经验的分享,我们不管在世界哪个市场独立种植户是无法成功的,不管技术多好,我们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实现成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成功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够让每一个变得更强,才能互相吸收经验,我们才能够推动长期发展和成长。我们会有专门的领导层出来负责,合力共强这是我想分享的很重要的信息。

最后的内容简单做一个总结,我们把自己的方案称作荷兰式的解决方案,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了我们的成功经验,我觉得合作社的形式非常可行而且非常现代化,我们可以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不管是中国还是荷兰,农民的诉求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必须要有市场上更加强的定位,也必须更加好的价值定位配合产品,这点只有合作才能实现;我们必须承担起提供高质量食品的责任,只有农民的存在我们才能每天有自己的早餐、有自己的午餐、有自己的晚餐,这能保证完全的食品供应,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识也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尽可能保证安全,以创新的机制帮助农民获得自身应得利益。

取得成功没有捷径,在荷兰,几代人做出了自己的经验——我们的是合作社100年前成立的,现在尽管成熟了,也在变换当中,荷兰农业市场每天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希望找到创新方法打造基础的合作社组织,我们要一步一步创造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开发新市场、拓展新业务。

  • 塑造与供应 更有味道的品牌农产品

 胡海卿

天下星农的CEO胡海卿:各位来到现场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带来的题目是:“塑造与供应更有味道的品牌农产品”

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在中国很多的基地发掘优质农产品,希望把它们塑造为更好的品牌,让中国优质农产品卖出价值、卖出尊严。但是,我们发现中国的果蔬行业对品牌的理解和认知有非常大的差异——有些人认为做品牌有一点用,有些人认为根本没用,有些人觉得最重要是把品质做好,但是也有很多的农业企业,特别是新农人唯编故事论。上午,我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一个话题,2012年有些品牌出来之后,到了2014、2015年,大家有没有发现,乃至2016年有很多的新农人推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大家仔细去回想一下,到2017、2018年,90%的品牌都不见了,唯编故事论的做品牌这一批人,基本上他们的产品、品牌已经湮灭了。

为品质论对不对呢?我认为方向是非常对的,但是,就我们天下星农来讲品质好代表什么?品质好代表着令人放心的美味,但是仅仅是美味,它没有品牌其他的内涵和附加值,我们感觉这个产品的味道似乎欠缺了一些。其实世界品牌有两个流派:一个是美国的为附加值论,他们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生产很多的产品非常一致,所以他们只能在附加值上面下功夫;但是在欧洲,人们强调工艺,也非常强调品质,在品质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品牌,很多的奢侈品品牌来自于欧洲对不对?他们工艺非常精湛,品牌也非常有附加值,所以我非常认同一个产品真正的品牌价值,应该是它的市场价值,由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共同构成的。

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美价廉能吃就行,还在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层面,但当我们吃这个食物、农产品的时候,我们知道品牌背后有内涵,甚至有它的使命和价值观,有人文。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消费升级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

我讲讲天下星农怎么让品牌变得更有味道。第一,大家如果都在吃某一类产品,我希望我们的品种是领先的,它吃起来是这个品类,但是远远超越这个品类,这是我们做品牌的第一个小诀窍,比如,我们正准备要推的品牌“颂柑”——这两年有个柑橘特别好吃,叫做沃柑,它有什么问题?每个沃柑里面有十几到二十几粒种子,或者吃下来一嘴的籽,这个颂柑几乎无核,有意思的是不仅无核,肉汁还非常细腻。有一篇文章大家都知道,屈原的《橘颂》,我们取了个名字叫颂柑,它有超越沃柑的几大特点。

“一口爆汁甜到放肆,颂柑,你吃得很放心”,你让小孩、老人吃得都很放心,它甜蜜像一首欢乐颂。这个柑桔清甜像一个音符,就是一首歌、就是一首欢乐颂。颂柑今年第一季度进入非常高端的商超,直接定价19块8,销售得非常好。

我们今年还推荐一个苹果品牌,苹果是非常普遍的农产品,我们做了个苹果叫“雀斑美人”。日本有个非常好的苹果青色长很多斑点,被誉为日本青苹果当中最好的品种之一,香气非常丰富,甜度很高,果肉脆、细腻。没想到这个苹果同样是北纬37度山东荣城的时候,也许因为这边三面环海,带着咸湿的海风,使得这个青苹果面颊有一抹红,果子很香。我们取了个品牌名“雀斑美人”——闻香识美人。在西方世界,长雀斑的孩子都是被上帝祝福过,这个苹果非常适合给孩子、长辈吃。我们做了很清雅、清淡的包装。2013年,我们推出一款草莓,发现草莓有很女性化的名字,就把这些品类放在了一个盒子里面叫“四大美莓”。

第一,领先的品类做出更不一样的味道,第二,把农产品背后的趣味做出来。

天下星农做农产品品牌的时候很关注农产品科普,比如说我们做了一款清萝卜,拿着就能吃,卖到9块钱多数钱一斤。一个青萝卜没有放在蔬菜区,放在水果区,因为切开就能吃,谁最喜欢吃萝卜,兔子,我们做了个品牌叫“小兔拔拔”;还有马铃薯,谁很喜欢吃马铃薯?小猪还喜欢吃,小猪丢在马铃薯地里他很喜欢抛,把最嫩的留给自己吃,我们做了马铃薯的品牌叫“小猪拱拱”,我们做了第一个超级IP“小猪拱拱”。土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进入到盒马,我们洒上土家族、苗族自己特定的调料给大家尝,而且在现场写了一个海报——“你从来没有尝过的土家族美食”。小孩特别喜欢吃的小点心,在现场,土豆的价格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有趣,妈妈学到一道菜,500克的土豆卖到9块9毛钱。

每件优质的农产品都是源自土地的人文艺术品——我们在浙江宁波的象山,发现这里用设施种出来的非常很漂亮、而且很好吃。《象山县志》记载,徐福为秦始皇练长生不老丹就在这儿。我们发挥想象,种的柑桔不光是个柑桔,我们认为这儿住着一位神仙姐姐,请大师画了非常漂亮的美女,放在包装上面,还写了一句推广句,这不一枚普通的柑桔,这是永驻青春之美的秘密,它富含VC、水分女性吃非常好。我们希望每一个农产品不仅充满美味,还可以让你的想象翱翔。

我们今天重点沟通、发布的品牌,叫“陕陕的红心”,它的产地,2015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的苹果长得很好,海拔都在1000多米,普通在800多米,光照、通风、阳光非常好,我们去那考察了七、八次,灵感就出来了——苹果是当地的贫困户和果农自力更生、自己脱贫最重要的武器。

这个苹果不只是简单的苹果,它是什么?“塬上红苹果、肩负大使命”——红苹果产自延安塬上地带,绝大多数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老乡们智慧地利用陕北塬上高海拔、通风和阳光充裕的地理条件,组织果农,种植出了高品质的具有特色的苹果,我们做了品牌叫陕陕的红心,也做当年知青和老乡在一起的包装。

天下星农塑造农产品品牌不是简单挖掘背后的小故事、小内容,我们希望我们塑造农产品的品牌让我们顾客获得对世界新的认知,获得美好的内心体验,能够感受到趣味、人文和温度,这也是我们天下星农团队塑造品牌的方法论。


2015年,我们做了个发布会——陕陕的红心进北京,陕陕的红心进广州、进上海,得到了陕西很多企业家的支持,他们当时就说陕陕的红心是我们陕西商人的中国心,也是我们陕西果农的一颗中国心。我们发现这个品牌还可以有更大的、更长远的使命,我们不仅去采购贫困区域的苹果帮助老乡脱贫,我们还希望能够为山区的孩子们每卖出一棵苹果捐一笔善款——一个苹果肩负或完成两个使命。

这是我们今天来到亚果会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有2800多个县,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特色的农产品,有自己的公用品牌,没有实现农产品的商业品牌,中国农业考证历史有8-9000年,但是对于我们这么重要的行业,我们并没有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像刚才各位荷兰协会会长说的,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我相信只有我们用心种植我们的农人和品牌塑造和渠道共同携手一定有机会为中国塑造出最优质的农产品以及塑造出更有味道的农产品品牌,而且是中国的品牌。

接下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刚才讲陕陕的红心我们把这个产品、品牌塑造出来,但是我们怎么样更好的推向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去感受这样的一个品牌、感受到这个品牌深厚的深意和使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在亚果会第十二届iFresh的现场,我们举办这样“亿万红心 扶苹行动”的启动仪式。

2019“亿万红心、扶苹行动”正在开始,我们从2015年品牌发布以来,连续3年在陕西进行扶贫行动,购买贫困户的苹果。今年,延川已经脱贫摘帽,在这样扶贫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又发现了值得我们继续往后走的公益,是什么呢?我们发现在延川有位我们非常喜爱的作家,在那写了一本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他就是路遥先生写的《平凡的世界》,也许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开篇写到的孙少平,吃着最差四等的粮食,每天都在想着找一本新的书、找一个《参考消息》来看、来学习,万重的大山并不能够封锁他对外界的渴望、对知识的苛求,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诞生新的愿望——拿我们卖苹果的一部分经费去为这些山区的儿童建陕陕的红心图书馆,让这些孩子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样的想法我们与天猫、与巨划算、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展会一沟通,大家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可以用一辈子做的事情,所以由今天的启动仪式。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除了好的产品,好的制度,好的科技等都不可或缺。

现场,除了以上三位嘉宾,研究生命科学的著名高等学府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大学及研究中心食品与生物研究院研究员翟舒嘉,都中林丰沃副总经理,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木种子公司总经理助理,新发地农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国际商务师陈金放,以及从挪威远道而来的Compac Equipment (kunshan) Co., Ltd.Regional Director – Asia and South Africa  Sales Mr.James Flocchini都带来了非常精彩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发言,也让现场观众在种苗培育区块链技术在果业模式的应用、创新,以及技术对农产品的价值改善等方面有了新的认知,我们也会在明日的推文中逐一进行分享。

更多图片: 
主题: 
地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