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鲜枣打开澳洲市场大门,北方非疫区出口无需冷处理

7月中旬的中澳总理年度会晤期间,中澳双方签署了澳大利亚苹果输华及中国鲜枣出口澳洲的议定书。8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中国鲜枣出口澳大利亚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

公告要求,输澳果园、包装厂和检疫处理设施(如适用)应在中方注册,中方应在出口季开始前向澳方提供注册名单。需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山楂叶螨、猖獗星粉蚧、番石榴实蝇、桔小实蝇、枣实蝇、瓜实蝇和桃蛀果蛾,限制性有害生物为茶黄蓟马。

澳方认可和批准中国北纬33度以北地区为桔小实蝇、番石榴实蝇和瓜实蝇的非疫区。来自实蝇疫情爆发区的鲜枣须暂停对澳出口,或进行由澳方批准的检疫处理。

来自实蝇疫区或实蝇非疫区暂停的鲜枣应实施出口前/运输途中冷处理,运输途中冷处理的鲜枣可以在离开中国口岸前开始,并须在中国至澳大利亚首个停靠港期间或抵达后完成。冷处理条件为:果肉温度1.11°C或以下,持续处理14天或以上;或果肉温度1.67°C或以下,持续处理16天或以上;或果肉温度2.22°C或以下,持续处理18天或以上。

中国新疆吐鲁番以外地区是澳方认可的枣实蝇非疫区,来自实蝇疫情爆发区的鲜枣需暂停对澳出口。

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鲜枣应进行挑选、分类和分级,以确保不带昆虫、螨类、烂果、树枝、叶子、根和土壤等。加工过程中需剔除有缺陷的果实,并使用采后杀菌剂处理。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 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蔬果报道

主题: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