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国西北、华北等地的晚熟苹果进入上市倒计时。当前市场呈现“产量预期分化、价格两极分化、后市谨慎乐观”的特征,红富士、瑞雪等主栽品种的市场表现备受行业关注。数据显示,今年晚熟苹果优质果价格有望突破6元/斤,而普通统货价格或持续在低位徘徊。
产量预期现分歧,优质果供给偏紧。据行业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全国苹果总产量存在明显分歧。卓创资讯通过套袋调研预估全国苹果产量为3659.04万吨,同比减少75.93万吨,降幅2.03%;而钢联农产品的调研则显示产量可达3736.64万吨,同比增加85.93万吨,增幅2.35%。这种分歧主要源于西部产区坐果情况的不确定性。
陕西作为核心产区,今年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530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23.65万吨。其中晚熟品种占比约74%,产量约91.48万吨。甘肃静宁、庆阳等产区受春季中度冻害影响,部分果园坐果率下降约10-15%。农业农村部3月发布的预警显示,甘肃静宁、秦安等产区极端低温曾低至-5℃以下,对花器造成一定损伤。
当前苹果市场价格呈现显著的品质分层特征。山东栖霞产区80#以上一二级晚富士价格维持在3.00-4.00元/斤,条纹高档果达到3.50-4.50元/斤;陕西洛川70#以上半商品晚富士价格约4.50元/斤,而两地的一般统货价格仅在2.50-3.20元/斤区间。早熟品种的价格表现为晚熟品种提供了参考:陕西延安早熟富士地头收购价稳定在4.2-5.0元/斤,优质果突破5元大关,较去年同期上涨20%以上;甘肃静宁、庆阳等产区70#起步价普遍在4.3-4.5元/斤,部分客商提前一周进驻产区“抢货”。
库存低位支撑价格,期货市场反应积极。截至8月28日,全国苹果冷库库存量35.35万吨,环比下降5.07万吨,同比大降29.96万吨,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其中山东地区库存23.62万吨,同比减少26.02万吨;陕西地区库存8.24万吨,同比减少3.38万吨。低库存背景下,陕西产区部分规格货源价格涨幅已达28.15%。期货市场同步反应积极,9月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主力合约收于8389元/吨,较8月底的8141元/吨累计上涨248元/吨。华泰期货分析指出,库存果供应紧张以及好货资源稀缺,是推动期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业内对晚熟苹果后期行情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侯芝芳认为,优质果价格突破6元/斤是大概率事件,这一判断基于三方面支撑:一是春季低温导致优质果供给偏紧;二是果农存库意愿增强,可能减少即期供应;三是“双节”备货需求有望延后释放。同时天气因素仍存不确定性。中信建投期货高级研究员指出,晚熟苹果质量取决于摘袋下树时的天气,若出现大范围恶劣天气,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目前气象数据显示,9月上中旬主产区气温正常,但需防范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早霜冻。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