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9月22日,由中国贸促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水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中国和东盟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尼等国家的政府领导、水果行业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共计300人参加。本次水果论坛以“创新中国—东盟水果跨境供应链”为主题,是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举办的首个水果类专业论坛,也是第16届峰会积极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举措,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副部长俞海燕出席会议并致辞。

方春明介绍,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近年来,广西全面落实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中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019年上半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8906.9亿元,同比增长5.9%;进出口总额2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园林水果产量272.96万吨,同比增长7.0%。

中国—东盟互为重要的水果贸易伙伴,水果是中国和东盟之间首批实现“零关税”的商品。广西作为中国的水果生产大省,2018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1895万亩,总产量达1790万吨,居全国首位,其中柑橘、芒果、火龙果、百香果、柿子等水果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同时,广西还是中国—东盟水果进出口主要通道,全区拥有进境水果指定口岸7个,其中凭祥口岸建成中国首个国检试验区,为东盟国家水果等农产品进口提供了通关便利,2018年水果进出口量达243万吨,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19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鲜、干水果及坚果数量达400.5万吨,其中从凭祥口岸进口量达125.2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31.3%。8月26日,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中国首次在沿边地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必将迎来更好的机遇、更大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

俞海燕表示,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也是水果进口大国。2018年中国共进口新鲜水果485.56万吨,同比增长26%;进口价值6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双双创近十年历史新高,水果产业呈现出极强的发展活力。中国与东盟水果互补性强。双方山水相连、交通便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行,极大推进了水果贸易。中国生产水果以温带水果为主,东盟是世界重要的亚热带热带水果产区之一,双方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品种上,东盟是中国苹果、梨、柑桔等温带亚热带水果的市场,中国是东盟香蕉、火龙果、龙眼、榴莲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市场。在季节上,东盟热带亚热带水果对中国市场有反季节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在进口总量方面,2018年,越南、菲律宾及泰国对中国出口鲜果总量分别为122.92万吨、116.14万吨及76.75万吨,分别占据市场份额25%、24%及16%,与2017年同比增幅达10%、38%及50%,具有非常好的合作形势。

▲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副部长俞海燕(左)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管理平台”启动仪式

 

更多图片: 
主题: 
地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