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即食鲜切水果经营规范》在重庆出台,3月5日开始实施

如今盒装鲜切水果很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西瓜、哈密瓜、榴莲之类水果,很多市民都会倾向于购买盒装鲜切。据了解,这类盒装水果一般每盒售价在15-40元不等。

切好的盒装水果拼盘可以根据顾客不同口味自行搭配,洗好、切好后会立即用保鲜膜密封,顾客买了之后打开包装盒就可以直接食用,十分方便。装鲜切水果也很适合如上班族或学生等消费者购买,在满足食用多种水果的同时,省去了不少自行处理的麻烦。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对鲜切水果的质量报有疑问,有消费者表示曾买过不新鲜的盒装水果。

对此,重庆市食药检院总工程师黄思瑜表示,新鲜水果在分切、加工过程中,其组织细胞被破坏,如果环境、器具不干净,水果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加速水果的腐败,导致品质下降、营养丧失,降低了鲜切水果的食用价值。黄思瑜说:“实验室研究发现,在常规环境和操作下,高糖类水果处理4小时后,微生物的含量可达刚切时的1000倍以上。在冷藏和常温条件下分别保存,高糖类水果中微生物含量可相差20倍以上。”

针对即食鲜切水果新业态目前缺乏相关监管规范的实际情况,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即食鲜切水果经营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聚焦原料使用、切分操作、环境卫生、人员健康、贮存展示、标签标识等风险点并提出技术要求,探索新业态监管模式,《规范》将于今年3月5日正式实施。

《规范》要求员工操作时应佩戴口罩,穿清洁工作服,戴清洁的发网或者工作帽,佩戴一次性手套,手套破损及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不应留长指甲、染指甲和涂抹香水等。应以分离或分隔形式设置鲜切操作台(操作区),宜采用隔离性挡板对鲜切操作台(操作区)进行保护,操作台和加工用具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或消毒。

对于原材料的存储,《规范》要求宜根据水果原材料特性设置适宜的贮存温度和时间进行贮存,并对贮存温度和时间进行监控,水果原材料及容器具应与墙壁、地面等保持适当距离,出货应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及时清除腐烂、发霉或生虫的水果原材料,避免对其他水果原材料造成污染,产生浪费。水果切分后,应根据去皮、带皮水果等不同情况,通过立即包装、加膜加盖、放入不锈钢材质容器暂存等方式,选择适宜的温度和环境妥善贮存,避免受到污染,不宜对不同种类的即食鲜切水果搭配贮存。

图片来源:Pixabay
2024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主题: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