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强台风“桦加沙”于9月24日在广东沿海登陆,穿过雷州半岛后进入北部湾,将影响到我国香蕉三大核心产区,特别是直击核心产区广东湛江。当地百万亩香蕉园正处于挂果关键期,部分果穗尚未套袋,15级大风极有可能造成整株倒伏、果实脱落的严重损失。
为降低损失,湛江农业部门紧急组织抢收,截至9月23日17时,全市已抢收成熟香蕉9140亩,占抢收水果总量的58.6%。但从历史经验看,台风对香蕉产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即便抢收部分成熟果实,强风暴雨导致的叶片受损、根系缺氧,仍会影响后续挂果周期。参考今年8月广东产区受台风间接影响的情况,当时湛江低品质巴西蕉价格一度跌至0.8-1.4元/千克,台风香蕉与非台风香蕉价格相差达3倍以上。
台风影响下,各主产区供应格局进一步分化。8月数据显示,广东作为全国最大香蕉产区,当月产量38.0万吨,同比减少15.6%,受前期天气影响已出现供应收缩,产地平均价2.8元/千克,同比涨幅高达47.4%。而海南产区8月产量10.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0.0%,但目前已接近采收尾声,台风来袭前剩余产能有限,价格已显现企稳迹象,东方精品巴西蕉价格达到1.6-2.3元/斤。云南、广西则处于上市高峰期,8月产量分别为6.0万吨、1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0.0%、2.5%,成为当前市场供应的主要补充。
国内产区供应波动的同时,进口香蕉的大量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2025年8月我国香蕉进口量达到12.9万吨,同比激增46.6%,进口额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5.6%。从来源国看,菲律宾以3.7万吨居首,越南、柬埔寨分别贡献3.0万吨、2.9万吨,厄瓜多尔也有2.2万吨进口量。这些进口香蕉凭借品质稳定的优势占据高端市场份额,对国内同类产品形成直接冲击。
对于未来的香蕉价格走势,市场普遍认为将延续“供需博弈、震荡上行”的格局。若台风对广东湛江剩余香蕉园造成严重破坏,预计将导致广东产区产量进一步缩减,叠加海南已近尾声的供应格局,可能推动产地价格突破2.5元/千克的预期点位。若实际损失可控,云南、广西的持续供应及进口补充将限制涨幅,全国主产区均价或维持在现有价格区间。
从中期看,双节需求释放的力度可能带动价格阶段性上涨。但需警惕节后需求回落与10月云南新增产量上市的叠加效应,届时价格或出现回调。长期来看,2025年全年进口量预计增长33.9%的趋势难以改变,这将成为压制国内香蕉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添加新评论